12職教網:包含各種考證等職教知識

網站首頁

您的位置:首頁 職業(yè)資格廣播電視編輯記者 → 2023年09月04日廣播電視編輯記者每日一練《廣播電視基礎知識》

2023年09月04日廣播電視編輯記者每日一練《廣播電視基礎知識》

2023/09/04 作者:匿名 來源:本站整理

2023年廣播電視編輯記者每日一練《廣播電視基礎知識》9月4日專為備考2023年廣播電視基礎知識考生準備,幫助考生通過每日堅持練習,逐步提升考試成績。

判斷題

1、對于論壇、社區(qū)、博客、微博等來自互聯(lián)網上的內容,可以作為消息來源直接引用。

答 案:錯

2、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3年4月發(fā)布的《關于加強新聞采編人員網絡活動管理的通知》規(guī)定,新聞采編人員不得引用和報道未通過權威渠道核實的網絡信息、傳言或猜測性信息()

答 案:對

3、各級領導干部要增強同媒體打交道的能力,不斷提高治國理政能力和水平。這個說法是()。

答 案:對

單選題

1、中國向世界廣播的國家電臺,創(chuàng)辦于(),英文縮寫譯名為CRI。

  • A:1940年12月30日
  • B:1941年12月3日
  • C:1949年10月1日
  • D:1958年5月1日

答 案:B

解 析: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創(chuàng)辦于1941年12月3日,是中國向全世界廣播的國家電臺,是我國唯一一家專門從事國際傳播的廣播傳媒。其宗旨是“向世界介紹中國,向中國介紹世界,向世界報道世界,增進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了解和友誼”。其英文譯名為ChinaRadioInternational,縮寫為CRI。

2、()指的是載波頻率在526.5~1605.5千赫茲頻段的廣播。

  • A:短波廣播
  • B:中波廣播
  • C:調頻廣播
  • D:調幅廣播

答 案:B

解 析:A項,短波廣播是指載波頻率在2.3~26.1兆赫茲頻段(HF)的廣播,短波可傳播幾百甚至幾千公里之外,一般用于國際廣播。B項,中波廣播是指載波頻率在526.5~1605.5千赫茲頻段(MF)的廣播。C項,調頻廣播是一種以無線發(fā)射的方式來傳輸廣播的設備。D項,調幅廣播是采用調幅方式進行的無線電廣播。調幅是使載波的頻率保持不變,其振幅按所傳送信號的變化而變化的調制方式,用于長波、中波和短波廣播。

3、深度報道是()

  • A:一種新聞體裁
  • B:一種報道方式
  • C:一種評論形式
  • D:一種報道理念

答 案:B

多選題

1、為大力支持民營企業(yè)發(fā)展壯大,需要抓好6個方面的政策舉措落實:()、()、()、完善政策執(zhí)行方式、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保護企業(yè)家人身和財產安全。

  • A:減輕企業(yè)稅費負擔
  • B:企業(yè)開展技術創(chuàng)新
  • C:解決民營企業(yè)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 D:營造公平競爭環(huán)境

答 案:ACD

2、某網絡博客上出現(xiàn)一篇辱罵某知名公司總裁A的文章,使用了“丑陋的小人”、“超級大流氓”、“純粹就是騙子”等言辭。這與公眾對A的普遍認識不符,也使得A的名譽受到一定損害。從文章透露的情況看,匿名博主B應該是A公司的員工。A要求博客商C提供B真實情況并刪除該文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博主B侵犯了A的名譽權
  • B:博客商C可以不提供博主B真實情況給A,但應該刪除該文章
  • C:博客商C既應該提供博主B真實情況給A,也應該刪除該文章
  • D:博客商C如刪除該文章則不侵犯A的名譽權,如拒不刪除則侵犯A的名譽權

答 案:ABD

3、以下哪些認識或行為不符合廣播電視工作者職業(yè)道德要求?()

  • A:為塑造典型人物,進行拔高、想象和夸張
  • B:有償新聞,有償不聞
  • C:報道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時,回避其真實姓名
  • D:利用新聞報道順便拉贊助、拉廣告

答 案:ABD

解 析:《中國記協(xié)新聞道德委員會章程(試行)》第七條規(guī)定,廣播電視編輯記者應該對報道內容的真實和準確負責,報道必須以事實為依據,不編造新聞,不歪曲、夸大事實。第三十二條規(guī)定,報道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和性侵犯的受害者時,錄音、圖像應經過特殊處理,使之不可辨認;不公布其真實姓名,不描述犯罪過程。第三十七條規(guī)定,反對任何形式的“有償新聞”。第四十一條規(guī)定,不利用新聞報道拉贊助、拉廣告。

主觀題

1、論述新聞媒體中的“兩有一敲詐”拘題。

答 案:(1)新聞媒體中的“兩有一敲詐”是指:①“有償新聞”是指新聞機構或新聞工作者以收取錢物為條件刊發(fā)(播出)的新聞報道。是一種違反新聞職業(yè)道德的腐敗行為?!坝袃斝侣劇钡膶嵸|是受賄,是以權謀私。②“有償不聞”是指新聞從業(yè)人員在履行輿論監(jiān)督職責的過程中或者是借輿論監(jiān)督之名,接受或變相接受被監(jiān)督方的賄賂而使輿論監(jiān)督活動中止或改變的行為。有償不聞的實質是新聞敲詐。③“新聞敲詐”是指新聞機構或新聞工作者濫用新聞監(jiān)督權力,從不情愿的人或機構手中索取錢物。(2)新聞媒體中“兩有一敲詐”問題存在的原因:①經濟利益的驅使。主要是由于部分媒體活動、采訪、辦欄等經費有限,主管主辦單位經費支持力度不大甚至沒有經費支持,更多地靠自己在市場上競爭,個別媒體因而采取不正當?shù)墨@利手段,有的甚至不顧黨紀國法。②管理混亂,以“錢”為本。有些媒體或明或暗地給采編部門、播報部門及其人員下達創(chuàng)收指標,有的媒體專門設立有償專版、有償播報板塊等,有的媒體將專版、專欄承包給社會人員經營,有的給記者站下達經營指標等。③部分從業(yè)人員素質不高。不僅新聞業(yè)務素質不高,更重要的是新聞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低下,職業(yè)榮譽感淡化,理想信念甚至連起碼的社會誠信都缺失。(3)新聞媒體抵御和治理“兩有一敲詐”是一項非常艱巨和長期的任務,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反復抓、抓反復,要根據自身實際,抓緊、抓實、抓具體,真抓、真治、動真格。①要牢固樹立法律意識,嚴格依法辦事。“兩有一敲詐”從本質上說是觸犯法律的行為,嚴重者是觸犯刑法的行為。作為媒體要帶頭遵紀守法,把違法違紀作為高壓線,對違法的記者或其他工作人員要堅決支持行政管理部門和公檢法司機關查處,絕不讓害群馬危害媒體,危害媒體的公信力,危害媒體發(fā)展的內在機制。②建立制度與機制。將“兩有一敲詐”具體化,出臺有關規(guī)章制度,從根本上杜絕“兩有一敲詐”行為。要學習其他媒體單位治理有償新聞的好經驗和好做法,加強機制和制度建設,強化內部監(jiān)督,黨組織設專負責此項工作,搞好評報、評節(jié)目活動,將治理“兩有一敲詐”與晉級、評職稱有機結合。③深化改革,鏟除“兩有一敲詐”產生的土壤。治理“兩有一敲詐”的堅實基礎是良好的經濟效益,要以提高媒體質量為中心,深化改革,通過轉企改制、聯(lián)合重組等措施,充分調動廣大從業(yè)人員的積極性,進一步解放生產力。要與網絡媒體比深度和厚重,與綜合媒體比專業(yè)和時效,搞好不對稱發(fā)展。通過更科學、更深入、更細致的服務,實現(xiàn)兩個效益。④將新聞職業(yè)道德建設落到實處。美國現(xiàn)代新聞之父普利策說過:“只有最高尚的理想,最嚴謹追求真理的熱望,最正確的豐富知識,以及最忠誠的道德責任感,才能辨新聞事業(yè)從商業(yè)利益的臣屬,自私自利的追求,以及社會利益的敵對上拯救出來?!雹菀选叭棇W習教育”活動作為工作主線,深入開展體現(xiàn)“三貼近”要求的“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防止這一根本性措施走過場,讓新聞從業(yè)人員真正認識“兩有一敲詐”的危害,尤其要幫助新聞工作者樹立正確的新聞價值觀,樹立堅定的信念和遠大的理想,在思想意識上自覺排斥和摒棄“兩有一敲詐”。

2、新聞工作職業(yè)道德建設的意義是什么?

答 案:1、發(fā)揚黨的新聞工作優(yōu)良傳統(tǒng),樹立良好的職業(yè)道德,維護新聞工作的嚴肅性和聲譽;2、充分發(fā)揮新聞工作的輿論導向作用,保持媒體的公信力;3、促進新聞隊伍建設,保證新聞事業(yè)的發(fā)展。

3、有種觀點認為,電視新聞主要靠畫面圖像來傳遞信息,你怎么理解?

答 案:電視傳播的優(yōu)勢在于提供視聽兼?zhèn)涞亩嘣畔⒎?。與其他媒介比較,電視可以通過影像更真實地再現(xiàn),畫面的直觀性形成強烈的現(xiàn)場感。但是,另一方面又會由此把電視畫面視為感性符號形式,不具備抽象性和概括性,長于展示而拙于闡釋。因此,我們傾向于廣義地理解電視畫面,它不僅包括影像、同期聲,還包括通過電視新聞后期編輯而加入的解說、音樂、其他聲音,包括畫面文字、圖表、插入字幕、滾動字幕等。電視新聞畫面不僅僅是現(xiàn)場的活動影像,通過聲音文字的綜合作用,電視新聞節(jié)目同樣可以揭示深刻的內容,可以形成新聞評論。

論述題

1、信息傳播網絡化、數(shù)字化對廣播電視新聞工作有哪些影響?廣播電視媒體應如何應對?

答 案:(1)信息傳播網絡化、數(shù)字化對廣播電視新聞工作的積極影響電視臺信息化、數(shù)字化和網絡化的實現(xiàn)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廣播電視業(yè)務、通信業(yè)務和計算機業(yè)務的一體化發(fā)展,使三者之間相互滲透,共同發(fā)展。同時,電視臺的信息化、數(shù)字化和網絡化不僅能夠將來自專門制作公司和信息公司的節(jié)目內容傳播出去,而且能夠將家庭或個人通過簡單的攝錄方式而獲得的節(jié)目或信息實現(xiàn)共享,這使得節(jié)目和信息的內容更加豐富和多樣化。此外,電視臺的數(shù)字化能夠使電視通道真正實現(xiàn)圖像、聲音和數(shù)據等資源的組合,使人們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科技的變革也擴大了廣播電視行業(yè)的應力范圍,增加了廣播電視行業(yè)的收益。
(2)信息傳播網絡化、數(shù)字化環(huán)境下廣播電視新聞面臨的困境
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帶動信息傳播方式的優(yōu)化創(chuàng)新,而網絡媒體等各種新型媒體的快速發(fā)展,使廣播電視新聞的生存與發(fā)展受到影響,廣播電視新聞生存與發(fā)展的局限性愈發(fā)明顯。電視新聞面臨新的挑戰(zhàn),具體內容包括:
①時效性滯后
傳播日常生活中的熱點話題與新鮮事是廣播電視新聞的主要功能。新媒體環(huán)境下,網絡媒體與移動端媒體等各種新媒體在信息傳播方面的優(yōu)勢讓廣播電視新聞的時效性滯后這一缺陷更加突出,傳統(tǒng)的廣播電視新聞的生存與發(fā)展受到新媒體的沖擊。
②互動性不足
網絡媒體與移動端媒體等新媒體的發(fā)展,給人們接收與交流熱點新聞與話題提供了平臺,信息傳播的互動性更強,互動方式更加多樣化。與新媒體相比,傳統(tǒng)的廣播電視新聞在傳播新聞信息時與受眾缺乏互動、交流,廣播、電視等傳統(tǒng)媒體無法及時掌握受眾對新聞信息的接收情況,受眾沒有反饋渠道,廣播、電視缺少相應的互動平臺,與受眾的互動不足。
③創(chuàng)新性不足
在融媒體時代發(fā)展背景下,傳統(tǒng)廣播電視新聞卻仍然停留在原地,缺少了創(chuàng)新的構思和內容,大部分廣播電視新聞還是以時政新聞、民生新聞為主,新聞內容及形式單一化,存在非常嚴重的媒體同質化現(xiàn)象。同時,在傳統(tǒng)的廣播電視新聞當中充斥著大量的空話和套話,受眾感覺味同嚼蠟,很容易造成受眾疏離的情況。
(3)信息傳播網絡化、數(shù)字化環(huán)境下廣播電視新聞創(chuàng)新發(fā)展策略
①堅持應用互聯(lián)網思維謀發(fā)展
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不僅改變了傳統(tǒng)媒體的生產內容、生產方式和生產渠道,同時也改變了傳統(tǒng)媒體的思維方式。廣播電視臺需要在發(fā)展過程中,積極使用創(chuàng)新的服務思維和引導思維,把自身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滿足不同客戶終端的用戶需求。在融媒體時代,需要更加重視受眾對于新聞內容的反饋,并根據反饋要求及時進行調整,為受眾提供更加個性化和多樣化的新聞播報服務。
②堅持內容為主
不管時代如何發(fā)展,“內容”都是媒體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傳統(tǒng)的廣播電視媒體想要在融媒體時代創(chuàng)新發(fā)展,需要堅守自身本質,以內容為主,強化新聞品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尋求突破。時政新聞要求一定要新穎,要積極創(chuàng)新時政新聞給人的刻板印象,改變傳統(tǒng)會議活動報道方式,把國家政治生活中的變化跟百姓的生活結合在一起,拓展新聞的廣度,并讓更多的受眾了解時政新聞,拓展時政新聞的傳播效果。
③堅持多屏互動
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需要積極創(chuàng)建出新聞媒體的融合機制,在新聞采集過程中根據不同終端需求選擇針對性的素材,整合加工之后傳播給不同渠道的用戶,實現(xiàn)同一個新聞不同平臺和不同維度的傳播。此外,可以在廣播電視新聞播出之前,提前給受眾提供話題,引導受眾能夠實時參與其中,實現(xiàn)多屏互動的效果,提升受眾的參與積極性。
④培養(yǎng)更多的專業(yè)型人才
廣播電視媒體需要根據自身發(fā)展特點,培養(yǎng)更多的專業(yè)型、綜合性新聞人才,同時在內部形成激勵機制和考核機制,確定出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目標,提升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要定期培訓采編工作人員,創(chuàng)新工作人員的工作觀念和工作方法,提升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

2、如何按照“三貼近”原則加強和改進新聞宣傳工作?

答 案:堅持“三貼近”原則,是新世紀新階段加強和改進新聞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是加強和改進新聞工作的主要著力點,是提高引導水平和宣傳藝術的可靠途徑,是新聞工作必須長期堅持的工作原則。(1)堅持“三貼近”原則,提高引導水平,要注意在內容上創(chuàng)新,改進宣傳報道。落實“三貼近”的要求,改進新聞宣傳工作,是實踐性很強的重要工作。為此,我們必須做到:
①對長期以來積淀而成的落伍的新聞觀念、新聞報道方式和新聞活動模式,進行突破與改革;
②以是否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作為衡量我們輿論引領水平的根本標準;
③調動包括內容、表述、標題、評論、按語、圖表、攝影、漫畫等“新聞全要素”,以生動活潑的方式報道新聞;
④以新科技革命的手段,提升新聞宣傳的力度、強度和高度,促進新聞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
(2)堅持“三貼近”原則,提高引導水平,要注意在方法上創(chuàng)新。新聞工作要通過反映群眾呼聲,滿足群眾的日常需求,排解群眾的現(xiàn)實困難,為群眾解疑釋惑,實實在在為群眾講話來實現(xiàn)。新聞工作要把黨的主張變?yōu)閺V大受眾能夠接受、愿意接受的觀念,并且“內化”為自覺的行動,就必須按新聞規(guī)律辦事,運用各種生動活潑的新聞手段,在強化與群眾利益的相關性和提高受眾的興趣性等方面下功夫,把黨的意志轉變?yōu)槿罕姷恼Z言、新聞的語言,使之入耳入腦。
(3)堅持“三貼近”原則,提高引導水平,要注意在體制上創(chuàng)新。要積極探索建立新形勢下保證正確導向、富有經營活力的微觀運行機制,完善新聞宣傳宏觀管理體制,健全突發(fā)事件新聞報道工作的快速反應和應急協(xié)調機制。要立足長遠、瞄準目標,有計劃、按步驟地推進新聞工作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地發(fā)展。黨報、黨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主流媒體必須堅持高格調、高品位,去發(fā)掘和發(fā)布真正合乎先進生產力發(fā)展要求、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鮮活生動的真新聞,以權威、深刻彰顯其影響力,去影響有影響力的人群,進而引導廣大人民群眾認識自己的根本利益并為之不懈奮斗。

3、請談談新聞工作者三貼近和三深入的關系。

答 案:(1)“三貼近”原則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央領導同志多次強調新聞宣傳要堅持“三貼近”,即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從“三貼近”入手,加強和改進新聞工作,提高輿論引導水平,這是新聞宣傳工作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xiàn),也是新聞工作者轉變作風、改進文風,增強宣傳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徑。
“三貼近”是一個相互聯(lián)系的有機整體。貼近實際,就是堅持立足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的實際,把回答和解決實踐提出的重大課題作為中心任務,使宣傳思想工作更好地體現(xiàn)時代性、把握規(guī)律性、富于創(chuàng)造性;貼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火熱的現(xiàn)實生活中去,關注生活中的重大問題,使宣傳思想工作充滿生活色彩,富于生活氣息,反映生活本質;貼近群眾,就是深深扎根群眾,把握群眾脈搏,了解群眾愿望,說群眾想說的話、想聽的話,使宣傳思想工作可親可信、深入人心。
(2)“三深入”原則
“深入生活”“深入群眾”“深入實際”是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提出的一個基本觀點。毛澤東指出,我們的文藝是為“中華民族的最大部分”,為“最廣大的人民大眾”服務的?!拔覀兊奈乃嚬ぷ髡咭欢ㄒ瓿蛇@個任務,一定要把立足點移過來,一定要在深入工農兵群眾、深入實際斗爭的過程中,在學習馬克思主義和學習社會的過程中,逐漸地移過來,移到工農兵這方面來,移到無產階級這方面來”。毛澤東強調,人類的社會生活“是一切文學藝術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毛澤東號召,“中國革命的文學家藝術家,有出息的文學家藝術家,必須到群眾中去,必須長期地無條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農兵群眾中去,到火熱的斗爭中去,到唯一的最廣大最豐富的源泉中去,觀察、體驗、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階級,一切群眾,一切生動的生活形式和斗爭形式,一切文學和藝術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進入創(chuàng)作過程”。
(3)“三貼近”和“三深入”的關系
目前,新聞戰(zhàn)線推行的“三深入”活動,實際就是踐行“三貼近”的具體表現(xiàn),是新聞工作者通過深入實際、深入生活、深入群眾,接地氣、長靈氣、出生氣的一個過程,也是記者感受時代脈動、吮吸生活醇香、傾聽群眾心聲的極佳途徑。
“三貼近”的內容十分豐富,其本質和核心就是密切聯(lián)系群眾?!叭N近”的實際就是根基,生活就是源泉,群眾就是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新聞工作者只有深入實際、深入生活、深入群眾,才能推進“三貼近”的發(fā)展,求得“三深入”的實效。實踐“三貼近”的關鍵在于“三深入”,要深入實際、深入生活、深入群眾,以“三深入”推動“三貼近”,以“三深入”求得“三貼近”。

網友評論

0
發(fā)表評論

您的評論需要經過審核才能顯示

精彩評論

最新評論
?